近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人民政协网联合主办了“加快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座谈会”,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等专家交流探讨探讨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为临港和上海科创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领头雁”带“雁阵”
“从科技创新实践看,骨干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唯有骨干企业强,才能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一起强。”周汉民说,“然而,我国具有国际化视野、布局和强大创新能力的本土科技巨头数量依然偏少,临港应有更大的紧迫感,在培育骨干科技企业方面要有更大的作为。”
周汉民建议,在重大专项、重点工程等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中,要全面提升企业参与度和主导地位,加大来自一线企业的技术专家和企业家在项目评审中的比重,以本土产业实际需求倒逼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产业政策与产业情报联动机制,推动骨干企业向产业链“卡点”“堵点”领域提前布局。对科技型骨干企业,要从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加以鼓励,对重点产业领域企业在重大项目、重大节点上给予快速推进的“绿色通道”,对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企业给予定向的政策支持和保护。
“有了‘领头雁’,还要有‘雁阵’。”周汉民表示,临港要选择若干战略性技术领域先行布局,搭建高能级创新合作平台,通过骨干企业牵头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放供应链产业链、提供共性技术服务和应用场景等,促进产业汇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
此外,临港应利用好大科学装置的布局优势,不仅以基础研究为主,还要在立项和产出过程中与企业共同参与,否则科技研发技术成果离市场、离产业仍有距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带动作用有限。
周汉民说,应鼓励大科学装置等利用自身先进的实验条件,更广泛接受企业用户的申请,由企业自主或由实验科学家帮助完成企业技术难题攻关、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研究成果由企业转化或双方共同转化。在大科学装置的辐射和技术扩散效应下,相关产业中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会在周边设立研发总部,形成集聚效应。
以科研人员为本
人才是最重要的创新要素,不少与会专家均提到,科研人才的培育、支持、评价存在须改进之处。王先进认为,目前的科研体系仍未做到“以科研人员为本”,年轻人的“非科研负担”仍很重。譬如,科研经费项目管理依然僵化,对预算的精细化要求非常严。“科研人员申报预算要细化到多少是出差用的,多少是买盐的,多少是买油的,这恐怕是不对的。”王先进说。
杨振斌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育人为本”的学校发展战略。交大鼓励优秀的博士到国外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做博士后,两年资助60万元。“我们希望他们能体面地从事科学研究,且不规定他们拿了这60万以后必须回交大,以‘散养’的形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
周汉民建议,要按照“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将评价、使用和激励的“指挥棒”更多地交给用人单位,提高企业人才评价话语权、人才使用自主权,特别建议临港新片区开展进一步试点,畅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渠道,由企业根据人才评价办法的相关规定自行开展人才中高级职称评审,打破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